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家(2 / 2)

这可是会当贵妃的人,现在只是美人,中间还差着:婕妤—充媛—德妃呢!

当然,她能当贵妃,不是她政治手段多么高明、权谋多么厉害,她只是纯粹靠命长。

一人熬走三任皇帝,历经四朝,不当贵妃说不过去了呀!

想着她的光辉战绩,张泽又心塞了,好哥哥,怎么全家就你走的早啊!

心塞的张泽又想到,林家如今靠着书坊的机会,与清流“互通有无”,开始飞速发展。

所谓“互通有无”,就是东京大人们没有的钱财,与林家没有的政治资源,两者流通一下。

林家这样了,张泽的张家呢?哦,张家村正在县太爷的偏心下,纵横乡里呢!

自从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设两浙路后,倚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管辖着相当于当今江浙全省和沪市及苏省以东地区。

两浙路一跃成为北宋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经济繁荣,贸易发达。

作为北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张泽老家,他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地方?只是张泽根基太浅,身为江南人,张泽的主要影响力却在东京和书院所在的潭州。

要是张泽所在的张家是个郡望级别,张泽能借住张氏书坊这个机会,让它更上一层楼,名扬两浙。

哪怕是一县之地,张泽都敢玩把大的,但张泽出生在张家村,平江府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甚至三服之内已经没有亲人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说的就是张泽,只是现在想想,张泽认识的小娘子里,好像除了高慧都是如此。

三年前,为了配合说书人联盟,也是为了自己扬名,张泽只能把两浙附近的大多数生意给了林家代理。

为何?因为所有合适的家族中,林家与张泽关系近一些,张泽老师周式,与林逋乃是好友。

三年前,张泽先是与沈家交恶,无奈之下,只能与池、杜二人剑走偏锋,自己建“平台”,自己捧自己,说书人联盟就是那时出现的。

前世的张泽知道太多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名声大噪的天才了,这些穷困潦倒的前辈用血淋淋的例子向张泽说明了——炒作的重要性!

而渠道更是重中之重,他怎能不上心。

张泽前世入过大厂,学了一嘴话术,什么产业链、闭环、打通上下游,当时想着试试无妨,正好他在书院捣鼓出了活字印刷机,于是就建了张氏书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