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鄱阳湖之战--天兵下界(2 / 2)

明军先锋,乃是小将邓继祖,通过千里镜,他已经发现了前方湖岛之上的清军工事。

清军的火炮毫不掩饰地对着他们,邓继祖观察了一番,发现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个鬼门关。

大军要么从一条水道全力突围,要么分兵同时从其他水道突围。

但现在清军在岛上布置了防御,无论分兵不分兵,只要行过水道,就必然承受清军的炮击。

看清军的火炮,应当是重炮,在陆上的射程,远比他们船上火炮的射程远。

也就是清军可以率先打击,这让明军很是被动。

邓继祖赶紧向中军汇报了情况,地势凶险,突围艰难。

陈荩得知,无暇多想,下令全军自中间两条水道快速冲出。

选择这两条水道,是因为可以远离湖岸,比起岛上,两岸的火炮一定更多。

此时,后方的追兵迫近,明军别无选择,只能全力向前破围。

左梦庚见已经将明军逼到了他预先想好的战场,于是下令全军减速,缓慢接敌。

他就是要逼着明军从这几条水道突围,只要明军一进入水道,他就会与刘振前后封锁,将明军水师困死在这两岛之间的水道中。

这样一来,明军便无处可逃,并且还要承受四面而来的炮火。

陈荩见后方追兵减速,瞬间猜到了敌军的意图。

他心中忽然犹豫了,一旦进入水道被围,那真的就是被四面围攻,毫无还手之力。

并且水道较窄,船只调转不易,就好像是鱼儿掉进了渔网之中,挣脱不得。

邓世忠也看出了清军的打算,他向陈荩建议,与其进入水道憋屈死,不如破釜沉舟,调头一战!

陈荩听从了邓世忠的建议,于是当即更改军令,下令全军转向,后军便前军,准备死战。

原本坐镇后军的李来亨闻讯,火速转向,将船头对准了正徐徐压来的左梦庚部。

左梦庚发现明军转向,大吃一惊,旋即又嘲笑起来。

认为明军这是飞蛾扑火,不自量力。

他有战船八百,而明军不过一百,且都是中小船只。

自己就算是站着和明军对炮,不出一个时辰,明军就会全军覆没。

左梦庚当即下令,前军先锋参将常登率所部舟船二百,兵二万,迎战明军。

在他看来,常登所部,足以歼灭此部明军,都用不着帮手。

李来亨手下,是八千闽兵,只有战船四十艘。

面对清军先锋舟船二百,显得十分单薄。

李来亨还没有指挥过水战,他的心情略微有些紧张。

好在所部的闽兵皆擅水战,各船上指挥的军官,也都是曾经郑家水师出身。

敌强我弱,现在若是以堂堂之阵对敌,显然是自讨苦吃。

于是李来亨决定,令各船化整为零,各自为战,夺船为先,毁船为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