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布告,各府如此之快的向自己表忠心,想来一定是父亲拿捏住了他们的命脉!
郑森望着眼前桌案上厚厚的道贺书信,忽然狠狠扇了自己一个巴掌。
他伸手研磨,正准备给父亲亲手写一封信,当他正欲下笔之时,却是有泉州快马赶到,送来了郑芝龙的亲笔信。
信中,郑芝龙告诉郑森,他要率郑氏宗族所有人,前往杭州,拜谒大明监国。
在他走后,郑家内外,全闽上下,皆托付于郑森之手。
郑芝龙告诉郑森,福建巡抚张肯堂乃是一清官能臣,若遇事不决,可向其请教。
至于各府守将,皆是忠正之人,可放心任用,唯独邵武守将杨耿,顺昌守将黄山二人意志不坚,恐摇摆不定,率军投清,当谨慎防范。
郑森见信,深感父爱如山,不觉潸然泪下。
他确信,这一切,都是父亲在为他铺路,从送他去南京开始!
现在他要带着郑氏宗族前往杭州,这是在为了自己的前程,向杭州朝廷缴纳投名状。
说白了,就是以郑氏宗族上下为质,换他郑森前程似锦。
泪水打湿了信纸,郑森急忙用袖子抹去,生怕这封父亲的亲笔信被弄坏。
平复了心情,他回身来到案前,翻了翻那一堆厚厚的恭贺书信,果不其然,里面没有邵武守将杨耿与顺昌守将黄山两人的表态。
郑森重重一拍桌案,这杨耿,乃是郑芝豹的人,另一个黄山,则是郑芝鹏的人。
看来这二人对自己这个世子,心中颇有微词。
就在郑森思考着如何处置这两人之时,有明军信使来到了安远寨。
郑森赶忙接见,来者正是四省总理张国维麾下幕僚,祁彪佳。
他奉张国维之命,前来与郑森部联络,希望能够拉拢郑森部入赣作战。
虽然清军进攻宁都、石城失利,但是在吉安一线,清军却是取得了进展。
清军自庐陵发兵,十万大军合攻泰和,江西巡抚旷昭不敌,只能率军撤退。
左右翼的明军也只能被迫后撤,整个明军防线,再次被向南压缩。
巡抚旷昭率部退守万安县城,五万人马只余三万不到。
战线左翼总兵官党守素,率军两万,退守龙泉县。
右翼,参将马重禧率军两万,防守万安县东北,云亭江畔的鹳朝镇。
抚标监军余应桂督军两万,自富田镇退守复笥山。参将刘汝魁率军两万,撤退到了复笥山以东的表湖镇。
而清军则全线占领了泰和一线,负责攻略赣南的总兵柯永盛将兵八万,进据泰和。
参将徐恩盛率军一万,驻军泰和以西的旱禾镇,参将郝效忠率军一万,进占泰和以东的富田镇。
副将李国英,率所部三万人马,驻军在吉安府府治庐陵县,为前线兵马督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