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郑森是郑芝龙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所生,本在日本平户居住,后来郑芝龙被朝廷招安后,才将郑森接了回来。
崇祯十一年,郑森考中了秀才,去年,郑森往南京求学,进入了南京国子监深造进修,师从东林魁首钱谦益。
郑森幼名郑福松,座师钱谦益给他起名为森,寓意深沉整肃,丛众茂盛。
为了勉励这位学生,钱谦益还为其取了表字大木。
可惜好景不长,山河剧变,清军长驱中原,郑森不得不结束了他在南京的求学,匆匆自南京返回福建。
他离开不久之后,南都便沦陷了。
回到闽地的郑森,开始正式领兵,郑芝龙十分看好这个儿子,于是便授其为总兵,领军驻守汀州,发展经营。
叔叔郑鸿逵对郑森更是看重,曾常常与外人言道:此吾家千里驹也!
这回郑森出兵来援,实在是出乎了张国维的意料。
尽管傅鼎铨的信中说,郑森只是领军要往安远寨驻扎,途径霸水。
但张国维又怎会看不出来,这其实就是在帮他们。
安远寨,在石城东北七十里处,霸水的尽头,牙梳山下。
牙梳山,处在赣州府、汀州府、邵武府、建昌府四府交界之地。
从安远寨向西南便是赣州府石城县,向正南则是汀州府的宁化县。
牙梳山北麓,绥江滚滚,在山之东,清溪流经。
安远寨,可谓是依山傍水,乃一驻军良地。
郑森在此驻军,可窥视西北,威慑广场。
又能探视赣州,遮护石城以及宁都。
故而这安远寨,地如其名,安远镇敌。
郑森若是想移军安远寨,可走汀州宁化,逆清洗北进,可他偏偏绕远路,走石城,顺霸水行军。
张国维一眼便看出,这分明就是有意的帮助他们。
傅鼎铨说郑家军并没有与鞑子交战,也没有追击鞑子。
稍稍一想,张国维便猜到,郑芝龙一定是给郑森下了不准援赣的军令。
但是郑森年轻热血,无法坐视赣州失陷,故而才有此动作。
这样一来,他也不算是违反军令,毕竟他只是移军途中,路过石城,也没有与清军交战。
清军自己退却,和他郑森有什么关系呢?
最厉害的是郑森一旦驻军安远寨,清军便不敢再驻军白水镇,越过血木岭进攻赣州。
郑森的大军,就像是卧在牙梳山的一只猛虎,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广昌城。
清军可不知道这只老虎会不会咬人,所以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张国维一念至此,忽然想到,看来郑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至少,这郑森看上去,与其父郑芝龙不太一样。
郑芝龙屡不奉诏,阴奉阳违,闽地王土,几为藩地。
但现在还不是朝廷和郑芝龙翻脸的时候。
这时,徐孚远与祁彪佳联袂而来,向张国维汇报战事统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