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关羽和刘备的选择(2 / 2)

糜竺本人没有什么军事才能,所以他利用自己的商业优势,积极帮助朝廷开拓商道。

为了糜氏的将来,他还让自己的弟弟糜芳投入关羽麾下,在战争中获取军功。

糜芳头脑灵活,加上与关羽也相识多年,很快便成了关羽得力部下,提拔为参军。

关羽在西北屡立战功,麾下将士也大多因功封爵,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哪知道大伙费尽心机抓住了大鱼,一举歼灭西北最后一股羌胡、匈奴叛乱势力,却突然听到主将关羽下达了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

其他部下将领听到关羽命令也都懵了,这场伏击战打的太漂亮了,几乎和当初戴斌指挥下三部联合歼灭复株累一役相媲美。

况且当初关羽只是一部将领,主要功劳都是职位最高的戴斌的。

现在他们独立完成了这次同样规模的伏击战胜利,只要把俘虏缴获往汉中一送,朝廷还不得封出来十几个侯爷?

可要是按照关羽的命令,不但这次战役功劳立时抵消,说不定大伙还得尝尝囚车押送进京的滋味。

擅杀投降敌酋,私卖俘虏,吞没缴获可是军中大罪啊。

虽说关羽没有把好处收入私囊,可纳入护羌校尉府也是不合规矩的,仍然是大罪啊。

难道关将军喝醉了,在发酒疯胡说八道?

众将纷纷请求关羽收回乱命,按照军中惯例行事。

关羽却面色一沉,厉声道:“关某只有主张,稍后便会具书上报,不会没了尔等功劳,所有后果关某一人担之!”

众人无奈,只好按照关羽命令行事。

不过大家暗自决定,定要密报抄题,将此中详情告知汉中。

没了功劳不可怕,最怕就是受到这个疯子上官牵连,稀里糊涂的丢了脑袋。

其实关羽何尝想这么做。

他也曾是个热血男儿,以忠义自诩,一门心思报效国家。

可是就因为打抱不平,出手打杀了为害乡里的地痞,不得不流落他乡。

幸而遇到刘备、张飞这两个意气相投的好兄弟,三人结伴从军,十余年来闯下不小的名头。

可惜大哥刘备地位越来越高,却渐渐丢了初心,为了那个虚无缥缈的汉室宗亲,大汉皇叔的名头,私下里与朝中那些顽固腐朽的老臣暗中勾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