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话:要做些什么(2 / 2)

徐达骏听明白她的意思,嘁了一声,“大家都凭实力考呗!算计这点有什么用?多的是有钱人带得起好吃食的人,我还能让他们不带?盯着咱小老百姓作甚?”

寒门读书人,能一步步到参加县试,本就不容易。

大家都是普通人,帮一把,结一份善缘,有何不可?

那些大户人家每年都讲究布善施粥图个好名声呢,他们徐家,走到这一步,多结一些善缘,总是没错的。

再者,这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

县试将近,出现在大街小巷的读书人都少了许多,多数都是在家里埋头苦读,抓紧时间背书看书的。

学子辛苦,作为家人,帮不上多大的忙,但给孩子补身体,总归是能做到的。

便是家里再拮据,咬咬牙,也不能亏了读书多年即将要考试的孩子。

当然,能读上书的人家,也没有到吃不起饭的程度,纵然穷,但读书人自己刻苦,还一边读书一边抄书赚点银钱贴补家用呢。

住在县城城西的郭明山便是这样,他父亲早逝,寡母靠做绣活供他读书识字,郭明山也十分刻苦,读书学问不错之余,还一直没断过抄书,临近考试,这才暂停了抄书,全副心神沉浸在看书之中。

郭母也没闲着,打算去街上买点肉回来给儿子补补身子,顺便再买点白面,回来做些馒头,到时候给儿子带去考场。

路上琢磨着要不要咬牙买上些红糖,掺进白面里做成馒头更能养身子些,但红糖太贵了,买上一块都够买两斤肉了。

经过茶市街的徐记洁具铺子时,便见门口排着队的,围着不少人。

徐记洁具铺子,她知道,正月初五的时候,徐家作坊招工,她也去面试了的,做绣活太费眼睛,这么些年下来,她的眼睛,已经是不太中用了,便想着能进徐家作坊做工的话,也能有稳定的工钱。

可惜,没被选上。

她也不灰心,想着徐家在五马坡的作坊到时候招工了,她再去。

眼下见徐家铺子门前这么多人,她好奇的张望了眼,只以为是徐家铺子又出什么新品了呢。

徐家铺子卖的东西好啊,去年她过生辰的时候,儿子买了一块香皂给她,她都不舍得用,每天就闻一闻,都够她开心一整天了,还是儿子说放久了不用要是坏了怎么办,那可是可惜了,她这才舍得用起来的,那可真是用着太舒服了。

“大姐,你们这是干啥呀?徐家铺子又出什么好东西了?”她忍不住问旁边的一个排队的大姐。

那大姐看她一眼,道:“你家里有人要参加县试不?有的话就赶紧来排队!嘉成乡君心善,知道县试在即,专门让人做出了方便又好的吃食,啥芝麻糊和肉干的,芝麻糊可以直接拿热水冲了喝,就跟喝粥似的,热乎还养人呢!肉干也补身!一份只要五文钱呢!够孩子在考场里头一天了,可比带馒头饼子的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