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变更(2 / 2)

重归黄金年代 夜深 1053 字 2023-04-16

对外招聘,这个更是杯水车薪,司特是合资企业,现在的人们还是很注重铁饭碗的,情愿去一家普通的国有单位,也不想来合资企业,哪怕后者工资福利更好。

老汤觉得可以和地方政府商议一下,直接把征地补偿进行调整,一部分补偿作为吸引失地农民进入企业工作的条件,以缓解人力方面的压力。

当然考虑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年纪大的农民也不适合进入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做一定的限制,比如必须小学文化水平,年龄在四十岁以下,没有犯罪记录等等要求。

老汤提出的问题和想法让宋援朝表示认同,眼下的确如此,人力的缺乏一直是困扰司特的重要问题,而且司特目前又在高速发展之中,作为快速消费品企业,目前这个问题已经直接制约到了企业发展。

不过宋援朝也清楚,这个问题要解决目前不太可能,因为大家的思想还没彻底扭转过来,国企的大锅饭也没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很正常的。

等过上几年就好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锅饭被打破后,人才流动就成了可能。此外还有教育方面的发展因素,一批批新的大学生、高中生、中专生陆续毕业进入社会,人才的不断增加也导致了他们含金量的不断降低,再加上国有企业的岗位都是有限的,在岗位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这些人面临的毕业择业选择就发生了变化。

如今,大学生是被称为天之骄子,像宋援朝、林燕、罗阳、孙耀良他们这些新三届大学生更是了不得的人才。

在他们这几届京师大学的毕业生,无论是留在燕京或者是回到地方都是深受重用的,一毕业就有着干部的身份,尤其是他们这几届毕业后一个副科级别稳稳的,像宋援朝这样的当初还没正式毕业就拿到了正科级别也不在少数。

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是个难题,就连普通人力引进也没那么容易。老汤提出通过征地的方式吸引这些农民进入企业想法非常不错。而且老汤还给这种工人起了个称呼,叫“征地工”,以解决目前迫在眉睫的困难。

经过大家讨论,都觉得老汤这个建议很好,直接就在会议上通过了这个想法。具体工作如此执行,接下来又如何对这些征地工进行培训和上岗,老汤主动请缨要求负责这个工作。

对于老汤的工作热情和态度宋援朝给予了表扬,而且老汤是老劳资了,做这些工作他也是最合适的人,当即宋援朝就点头同意,直接让老汤来负责这项工作。

开完会,回到办公室的宋援朝觉得有些疲倦,他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了一盒万金油,用手指挑了点抹在太阳穴上。

一阵清凉的感觉刺激下,宋援朝精神一下子变得好多了,起身重新给自己泡了杯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