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战之前(1 / 1)

(苏木简单的将这去除膻腥味的方法推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吏身上后。也是和张山对于丈量田地和羊毛大衣这两件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马邑张氏的族长张山还是抵挡不住这羊毛大衣背后的利润。草原上没有人要的羊毛。自己只要付出一点点的粮食。就能利用往来大汉和草原上的商队带上不少换回来的羊毛。而且这些羊毛重量轻还不太占地方。苏木呢。则是付出了羊毛厂两成的干股。和马邑张氏优先拿货的权利。这样一来。马邑张氏就基本上控制了整个羊毛大衣的销售。也就是说苏木麾下的这个羊毛厂的利润基本上就是与马邑城张氏一起分了。作为交换马邑张氏也会出面领头支持苏木推行的田地政策。马邑张氏带头将族中的田地按照市价卖给了苏木。而羊毛厂给张氏带来的利润是要远远超过那些田地数倍的。苏木见事情基本上已经谈妥了。也是朝着张山叮嘱道。“城内有些世家豪右还是对新的田地政策有些抗拒,张族长能说动他们就劝说一下,说不动的……”苏木说着话,那张氏也是轻轻的挑了挑眉。苏木说到这里。那张山还以为苏木少年心性要大开杀戒呢。只是苏木后续的话,也是有些出乎张山的意料。“说不动的世家豪右,张族长不妨也从指缝间漏些羊毛大衣的利润给他们,若是张族长舍不得到手的利润,那么从某这里出也可以,只要他们能支持我的田地政策,那么一切都好商量!”张山闻言也是笑着朝着苏木回道。“使君多虑了,既然老朽出面了,那么使君这新的田地政策就一定能推行下去!”张山此时说着话。身上也是毫无老者的气息。相反还有了一股子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这种威严一看就是长久把持着权力而产生的。马邑张氏在这马邑城经营了几百年。姻亲关系遍布州郡。只要马邑张氏点头的政策。那在马邑城就没有推行不下去的。这就是马邑张氏在马邑城的自信。“哈哈哈,那某就静待佳音了!”苏木和张山又说了几句话约定了丈量田地的日子后。也是被张辽引着送出了房门。那张山看着张辽和苏木有些亲密的背影走出了后宅。也是轻轻的摇了摇头低声嘀咕道。“后生可谓啊!这使君真乃英杰也!”那张山平时没少关注苏木。苏木在马邑城和大同城做下的事。桩桩件件都在张山的脑中。就在张山望着出神时。张王氏也是轻轻的走到了张山身旁。“族中二叔他们不知从那探听到了咱们要割让田地的事情,正在祠堂外边闹呢!”“闹吧,闹吧,勾结鲜卑暗害你和辽儿的事件背后也有他们的影子,不然那就那么巧能得到你和辽儿的行踪,使君说的也不错,族中不成器的族人分些田地早点打发了,也是好事!”张山有些平静的抬头望着天空淡淡的说道。………………………………………………………………………………张辽与苏木走出了后宅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在张山身旁那小绵羊的样子了。此时他也是一脸兴奋的从身后的护卫手中拿过了那羊毛大衣。“嘿,主公,这羊毛大衣去了异味可真是一件好东西了!”张辽说着话就要将那羊毛大衣往身上穿。他此时也不顾这夏天炎热的天气。简单的扣上了两个扣子朝着苏木说道。“主公,这衣服的样式我以前怎么没见过?该不会又是你搞出来的吧!”张辽这一折腾,此时也是满头大汗的朝着苏木问道。“这算什么,我会的东西那可太多了!”苏木背着手在张辽一脸敬佩的目光中扭头劝道。“哎呦,文远,你可快脱下来吧,这大太阳这么高,你穿着他干嘛!”苏木说着话也是拉着张辽停住了脚步。他一把扯下了张辽身上的羊毛大衣说道。“你不用着急,以后这羊毛大衣咱们营中人手一件!”“真的?主公这可真是大手笔啊!”两人一路说笑的也是回到了马邑城的县衙中。此时苏木已经是将马邑城内部的鲜卑势力借助拓跋青的事情铲除一空了。随后又利用羊毛纺织厂的利润换取了马邑张氏的支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重新丈量田地的政策。一时间马邑城内外各种声音都出来了。世家豪右们关上门之后。就没有不骂苏木这个少年县令的。只是,他们也只能是在家中骂几句了。毕竟得了马邑张氏的支持的苏木。已经不是他们能撼动的了。除了这些被收了田地的世家豪右之外。马邑城周围的百姓和新征的士卒们每个人都脸上都笑开了花。提起马邑城县令苏木的名字。这些人都会朝人竖起一根大拇指。在这些人眼中。苏木简直就是神仙下凡。若不是天上的神仙。那个地上的老爷能把田地分给他们这样的泥腿子啊。一时间整个马邑城都充满了活力和干劲。毕竟给自己种田和给别人种田。完全是两个概念。而且苏木借着这次重新分地的机会。也是废除了人头税。直接将摊丁入亩的政策推行了下去。在他的治下不再收取人头税。而是按照族中田亩收取田赋。马邑城就是在这样的变动与活力中忙完了夏种秋收。这一季的秋收。马邑城周围的百姓们的手中终于是有了结余的粮食。每个能吃饱饭的家庭中都供上了苏木的牌位。那怕是家中祖先没了香火。苏木的排位前的香火也是源源不断的。而苏木也是回了大同城两次。第一次是交代了大同城中的兵器坊制作诸葛连弩。此时兵器坊中已经是有了不少的熟手。所以制作诸葛连弩的事情也没有多难。只是限于连弩工艺复杂。预计到年底鲜卑人入寇之时也只能是制造出两百来具。苏木第二次回城是去蔡邕的学堂中和吕布高顺张辽等人听课。在这一次听课之后。蔡邕作为苏木等人的老师和长辈。也是给苏木高顺等人起了字。蔡邕也是从《论语》中为苏木取了字。《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蔡邕认为“仁”是人的最高境界,不易达到。论语中说可以从基本的刚、毅、木、讷这四种美好的品质做起。刚强就不会为欲望所动摇。坚毅就不会为困难和威势所屈服。质朴就会保持敦厚严谨的作风。言语谨慎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祸害。蔡邕最终也是取‘仁’为字。苏木,字伯仁。苏木只是回了两次大同城。时间就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冬季。鲜卑人准备南下的消息。也是传到了马邑城县令苏木的手中。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三国建座城更新,第192章大战之前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